灌裝機作為液體、膏體、粉末等物料包裝的核心設備,直接決定生產線效率與產品質量,選型需緊密結合物料特性、包裝規格與產能需求,避免 “大馬拉小車” 或 “小機干重活” 的問題。很多企業在選型時忽視物料差異,如將液體灌裝機用于膏體灌裝,導致物料堵塞;未考慮包裝規格變化,后期需頻繁調整設備,影響生產效率。

科學選型需先明確物料特性:液體物料(如水、飲料、酒精)分低黏度(<100cP)與高黏度(>1000cP),低黏度物料選負壓灌裝機或重力灌裝機,灌裝速度快且精度高(誤差≤±1%);高黏度物料(如蜂蜜、番茄醬、化妝品膏體)需選活塞式灌裝機或螺桿式灌裝機,搭配加熱保溫裝置,防止物料凝固堵塞。膏體與粉末物料需選帶攪拌功能的灌裝機,避免物料分層導致灌裝不均。
包裝規格與產能需求是選型關鍵:小規格包裝(10-500mL,如口服液、化妝品小樣)選多頭小型灌裝機(4-8 頭),速度 50-100 瓶 / 分鐘;中規格包裝(500mL-5L,如飲料、食用油)選 10-16 頭灌裝機,速度 100-300 瓶 / 分鐘;大規格包裝(10-200L,如工業試劑、桶裝水)選 2-4 頭大劑量灌裝機,搭配自動稱重系統確保精度。若涉及多規格切換,需選擇參數記憶功能的機型,換產時間可縮短至 10-15 分鐘。
此外,還需關注行業合規性:食品、藥品行業需選不銹鋼 316L 材質灌裝機,符合 GMP 標準,配備 CIP 清洗系統;化工行業需選耐腐蝕材質(如 PTFE 涂層)灌裝機,適配酸堿物料。通過 “物料特性→包裝規格→產能需求→行業合規” 的四層匹配,可打造高效、穩定的灌裝生產線。